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包含的危害成分过多以及过量,超过了土壤的自身净化能力,从而引起土壤物理以及化学结构的变化,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有害成分,通过土壤-水-植物-人体的传播途径,危害人类的健康。
土壤是任何农作物生长的基本要素,也是为农作物提供养分、水分的重要环境,然而由于近些年工业化产生的重金属污染、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产生的化学污染,以及固体垃圾堆放对土地的侵占,土壤污染的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。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,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引发各种疾病,最终危害人体健康。
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,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,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、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、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;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,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。保护土壤生态环境质量,已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延续的基本问题,受到全世界的关心和瞩目。
常规检测项目:
镉、汞、砷、铜、铅、铬、锌、镍、PH值等。
土壤检测标准:
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》GB15618-1995
《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》HJ/T 166-2004
《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》HJ 25.2-2014
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GB 16889-2008
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》GB 36600-2018
检测案例:
样品名称:土壤
样品数量:200kg
样品特征:颗粒状
检测依据:JTG 3430-2020。
判定依据:JTG /T 3610-2019
检测项目:1.易溶盐总量,2.承载比(CBR),3.击实试验(最佳含水率),4.击实试验(最大干密度)。